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生在无人区(3)

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李英睿领导着华大年轻人科海游弋时,王俊找到李英睿:“你们这半年多怎么什么错都没犯!”没犯错说明没有创新,得心应手时可能是原地踏步。 华

当李英睿领导着华大年轻人科海游弋时,王俊找到李英睿:“你们这半年多怎么什么错都没犯!”没犯错说明没有创新,得心应手时可能是原地踏步。

华大“85后”“90后”们,尽情“刷”存在感、成就感,也在深圳刷新“中国基因”的传奇。

深圳是华大的福地。深圳把生物产业、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来培育扶持,对华大拿出的是“不问产业、不逼税收、全力保障”的政策。

喝着源头活水,沐着阳光雨露,华大等创新企业出落成俏姑娘壮小伙。产学研上了跑道,飞奔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基因的梦:自疫苗问世以来,基因检测技术成为疾病预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研究基因与生物表征之间的关系,可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还可对复杂性疾病进行预测、预防、预警、个体化诊疗,潜力巨大。

生命科学家断言,基因科技推动生物产业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增长极。

华大是野生的秃鹰,胆识过人,不跟着先进国家的屁股跑,而是闯出不一样的道路。

这一走,就是18年,长成大人,最大的大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中心。

大耳扇风者

采访汪建,我特地看看他的耳朵。

他说过,他们是造风者,大耳朵扇风者。

1990年,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华盛顿大学开设基因组研究中心。碰巧汪建和他的伙伴都在那儿。他敏感的神经颤动了: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发展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没有地理大发现,那就争基因大发现!

把基因测序“搬回来”?不亚于当年启动“两弹一星”的远见!但很快被现实泼了凉水。

1986年3月,中国启动了“863计划”。此计划基于“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之上,定位是“跟踪”。

“跟踪”,与九十年代初中期提出的“参与”打架了。

更大的声音是: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跟随帝国主义。再加之,战略定位、主流科学家设想、过高的困难估计、经济力量计算过低……一道道坎,列入国家项目是无望了!

若没有大耳朵,汪建就噤声了。

他们却偏偏犯了拧:“说白了,对基因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你绕不过去的。我们是在走向一个新时代,从工业革命时代跳跃进入生命科学时代。生命科学时代的基础的基础、源头的源头是基因,还有比这更源头的东西吗?没有。我们做一个。”

汪建年过四旬,家境较殷实,趁年轻能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能不能为自己未来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能不能不跟着别人走了?能不能不等着人家的风吹了?一连串的天问,等天来回答。汪建没想那么多,自顾自冲上去。

一步一步,华大基因争取到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顺义区政府的支持,正式成立了。后来,汪建称支持者为“贵人”。正是贵人们的扶持,华大才得以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加入世界最前沿的大潮中,去合作、去竞争、去成长,闯进无人区。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我们的幸运。”汪建冷静得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汪建批“风口论”毫不留情:“在长长的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对知识的认知和科学的探索是不够的。回想这200年,我们的工业在哪里?我们所有东西基本上都是处于追赶的状态。所以整个民族有一个很不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借别人的势往前走,所谓猪都能飞得起来,这是典型的投机取巧。”

“这个风是谁造的?”他很激愤,“即使做个猪你也要拿耳朵去扇风呀!猪怎么能插上翅膀呢?这种违背生物学根本规则的东西,还在中国成为热议!我就觉得莫名其妙。”

汪建有一套“嫁接论”:将教育、产业等嫁接在科技体系上,前沿科技迅速让教育和产业拿走,让科研来引领教育和产业的发展。“花3至5年就能够长出新的增长模式、新的创新模式、新的产业模式。”

汪建认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北大、清华花了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成为教育圣地,这条路不是走不通,但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是如果在科技体系上嫁接教育,这个时间能大大缩短。

赵柏闻就是华大嫁接出来的。

赵柏闻1992年出生于北京,高中辍学加入深圳华大基因,后成为华大基因一个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2014年,赵柏闻离开华大基因,创办北京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2月,赵柏闻入选《福布斯》杂志在亚洲范围内评选的“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

文章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smkxyq.cn/qikandaodu/2021/0506/534.html



上一篇:未来火星考察的主角火星探测车
下一篇:逃离一座城

生命科学仪器投稿 | 生命科学仪器编辑部| 生命科学仪器版面费 | 生命科学仪器论文发表 | 生命科学仪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生命科学仪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