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科学仪器》数据库[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期刊栏[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杂志社[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编辑部[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版面费是多[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投稿方[10/30]
你在学校最感谢的老师是谁(生命科学论文题目(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博士,国内国外都一样,博士为生命系分支,不属于药学类,薪资大幅提高,工作环境,研究院,实验室,药企。 总结,在这个万物可卷的时代,生物制
博士,国内国外都一样,博士为生命系分支,不属于药学类,薪资大幅提高,工作环境,研究院,实验室,药企。
总结,在这个万物可卷的时代,生物制药专业没啥前景,除非读研读博,这个专业的前期投资极高,后期收益一般,属于传统的工学专业,只是名字叫的好听,什么都学一点,什么却都学不精,十分杂糅的学科。
厦门医学院一般啦!
昨天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身亡?
导师能有什么责任?自责吗?不会的,这种事情永远都是自己的责任,还有父母的责任。
昨天看了微博,惋惜不已。
事情是这样的:10月13日早7时左右,大连理工煤化工专业25岁的研三学生实验室。
学生本人在微博上留下了很长的一封信,讲述了自己当初为逃避工作考研,
而绝望的实验数据可能会导致无法完成毕业论文,造成延期毕业的后果。
微博原文见图:
看上去,他是因为无法面对这样的压力和痛苦,选择。
字里行间,他的情绪非常平和,对生活充满期待。
信末,他表示,如果有来世,想做一只猫,还祝国家繁荣昌盛。
他脑里经常会演绎小剧场的对话图景。最后一场戏的角色台词是这样的:
“几百万研究生不缺你这个废物,吧”
“那好吧。”
相信很多人读到这里,都会感觉遗憾又难过。
实在无法理解一个貌似俏皮者如何会走到这一步。
可是,没有人知道,那两个字“好吧”,是经历多少沉痛之后,选择了强作清淡的语气呢?
逝者感受力较强,“敏感型”性格。
那些轻飘的文字只是一种心理防御而已,本质是想回避沉痛,其实胸有千钧重压。
人在未曾认知世界的辽阔之前,遇到挫折,容易在极端情绪中打转。
有同读研究生的博士网友说,
看他描述实验生活的部分,那些所谓的艰辛在我看来每个理工科的研究生都经历过吧。
设备异常,实验数据不对,这就是我们的日常。
痛苦吗?确实痛苦。但这不就是生活吗?
的念头多少人没有过?公司破产,亲人离世,孩子忤逆,伴侣背叛……
大多数人都有他人看不见的悲伤和苦楚,都经历过过不去的坎。
但最后,又有几人真的去了呢?
在想到的那一刻,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想到自己离开了,亲人怎么办?
真不是最后的避难所啊,你自我了结之后的一地的碎片呢?还不是留着给亲人去收拾整理?
能让我们撑下去的,就是所谓的责任感吧。
其实逝者遇到的困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很多年轻时候遇到的困境,当时觉得是灾难,可跳出来看,根本都不算什么事情,甚至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即便延期毕业,又有什么呢?
即便最终毕不了业,又有什么呢?
或许,他就是不适合搞科研,道路选择错了而已,
但人生的竞争不是单一维度的,更不是线性的。
活着,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人生意义和成就感的来源。
“命运如织,当为磐石。”逝者已矣,对于生者来说,
我们的生命尽管属于自己,但这种生命权利背后,对父母子女承担的经济和情感的责任无法逃避。
闭眼还不容易,总不能留一屁股债逃跑哎,
那么简单就放弃的话,前面的所有努力都像个笑话了。
面对挫折和失意,借用英雄联盟里,游戏《英雄联盟》中岩雀·塔莉垭有句台词:“命运如织,当为磐石。”
不过,希望我们能够多一点温柔,去理解活着的,正在努力挣扎的着,近乎崩溃的人们,对他们说声温“加油,或是给他们一个拥抱。
有人分析,逝者大概率是抑郁症,选择死亡,是病情所致。
导致抑郁症的主要的两大问题:基因和认知。
前者可以通过后者的提升,予以磨合。
逝者与亲人的关系可能比较淡漠。尽管不一定致死的主要原因,但一定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在他陷入精神困境之际,父母说了一句:
实在读不下去就退学吧,你健康幸福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而若这种时候父母漠不关心,甚至落井下石:
别人都能毕业,为什么你不能?
这样的态度,则会将他推入绝境。
延期或退学不光是他自己的事,还有可能关系到父母乃至家族的颜面。
孤立无援的孩子,容易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父母如果教育导致了孩子心理缺陷,在又没有拉孩子一把。
就算没遇到渣导师,遇到渣上司,渣对象,一样要出事。
对家长说的话:文章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smkxyq.cn/zonghexinwen/2022/1221/687.html
上一篇:生命科学仪器文献综述范文(生命科学相关选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