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科学仪器》数据库[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期刊栏[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杂志社[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编辑部[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版面费是多[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投稿方[10/30]
联影医疗即将开放申购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或超(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此外,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国内人均设备保有量距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国家政策鼓励设备下沉,在需求与政策驱动下,国内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537亿元
此外,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国内人均设备保有量距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国家政策鼓励设备下沉,在需求与政策驱动下,国内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537亿元增长至1100亿元。其中,高端 MR、高端 CT、PET/CT 等市场将成为主要的增长点。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采购法,国产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在市场需求及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将持续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到537.0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3%,远高于全球同期的3.9%。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联影医疗营收分别为29.79亿元、57.61亿元、72.54亿元,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56.03%;净利润更是从2019年的亏损,一跃至2021年超14亿元。
同时,联影医疗具备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对于创新型药械公司而言,作为市场新入者,商业化初期最大的难题是解决市场准入,通常都需要持续投入大额资金用于自建销售团队和渠道,以叩开市场大门。一方面,联影医疗结合直销与经销模式,打造了覆盖境内外市场、从三甲医院至基层机构的多元化立体营销体系,已入驻近900家三甲医院,同时产品远销海外。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联影医疗销售费用率仅23.22%,甚至低于销售体系成熟的迈瑞医疗(23.28%)。此后,联影医疗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至2021年,联影医疗销售费用率已降至14.19%。
兴业证券()分析指出,在国家鼓励国产设备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有望迎来国产医疗设备繁荣的新阶段,国产龙头企业将享有行业高速增长以及进口替代的双重红利。
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下,联影医疗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国产替代趋势也将势不可挡。
与此同时,联影医疗已证明自己技术攻关的能力,实现多个行业首款、国产首款研发成果落地,包括Total-body PET/CT、一体化PET/MR、320排超高端CT、一体化CT-linac直线加速器、超大孔径3.0T磁共振、3.0T MR、75cm大孔径3.0T超导磁体等创新成果,并且是国内唯一具有PET/MR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企业。
目前,联影医疗已先后推出16排至320排CT产品,包括国产首款80排CT产品uCT780和国产首款320排超高端CT产品uCT960+。
巨大的研发投入铸就联影医疗技术壁垒。截至目前,联影医疗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700项,同时已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PET数字光导探测器、MR超导磁体、MR梯度功率放大器、MR射频功率放大器、CT时空探测器、RT多叶光栅等全线高端医学影像及放疗产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核心部件自研比例业界领先。
发行公告显示,在剔除拟申购总量中最高报价部分后,发行人和联席主承销商综合考虑发行人合理投资价值、本次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可比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所属行业二级市场估值水平、市场情况、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协商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 109.88元/股。联影医疗也将成为继迈瑞医疗()之后,市值靠前的医疗器械巨头。
文章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smkxyq.cn/zonghexinwen/2022/080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