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科学仪器》数据库[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期刊栏[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杂志社[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编辑部[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版面费是多[10/30]
- · 《生命科学仪器》投稿方[10/30]
2021年诊断与生命科学领域年度回顾(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质谱迎来重要发展 蛋白组和代谢组更能体现疾病的现时信息,对于理解生命活动和疾病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而相关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平台之一就是质谱
质谱迎来重要发展
蛋白组和代谢组更能体现疾病的现时信息,对于理解生命活动和疾病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而相关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平台之一就是质谱。质谱由于其在复杂样品检测中优异的高通量、灵敏度、特异性、分析速度、多指标同时检测的能力,非常适合创新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转化应用。
2021年随着在质谱仪器和配套试剂上相继取得突破,从前处理到后期数据服务的一站式临床质谱IVD解决方案的推出,以及中国LDT市场的完善,质谱检测迎来了爆发。在上游领域,国产仪器开发商禾信仪器登陆科创板,融智生物、瑞莱谱完成融资。中游产品与下游服务供应商领域,英盛、佰辰、豪思等也获得了头部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在赛道火热的同时,同质化竞争也日趋激烈,临床质谱赛道拥挤程度加剧,大家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除了在前处理与自动化方面思考突破外,多组学成为各家必争之地。
中国企业有望在多组学转化应用领域弯道超车
目前,海外头部企业Somalogic、Metabolon等主要应用在科学研究、新药研发等方面,临床应用与产业转化则刚起步。中国具备孕育全球多组学龙头企业的土壤,基于LDT逐渐开放的政策支持、国内丰富的临床大队列、多组学数据采集、挖掘及生信解读能力日趋增强,中国企业有望在源头创新的多组学转化应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引领全球行业变革。
随着“后基因组”的爆发,技术的更新迭代,应用场景的拓展,多组学将突破单一组学的局限,组学之间的整合也会更加频繁,比如凯莱谱与新格元(代谢组与单细胞组学)、与西湖欧米(代谢组与蛋白组学)的合作。另外,时空组学等更加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的诊断和治疗会更精准,更加个性化。
产业链:行业上游的原料和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备受追捧国产品牌具备巨大发展空间
在国产替代的行业发展大逻辑下,面对国际品牌市占率最高的上游原料和高端设备市场,国产品牌具备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作为处在诊断产业链上游的重要一环,较强的议价力和清晰的商业模式也保证了更强更稳的盈利能力,具备非常高的投资价值。
政策和宏观经济层面影响
在政策和宏观经济层面,国家对于创新的大力支持以及对于国产产品的采购的持续利好,如在年末发布的一〇三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重申外商投资准入的限制、《“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表明对包括诊断检验装备在内的七大领域进行重点扶持等。
国内一级和二级市场高度关注原料公司
在上游原料领域,受益于海内外疫情的利好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政策环境,国内一级和二级市场对原料公司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义翘神州、诺唯赞相继在创业板、科创板上市,且市值表现亮眼;菲鹏生物、康为世纪的上市申请均被受理;爱博泰克、瀚海新酶都完成约1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融资;全球顶尖老牌上游原料供应商Hytest获得迈瑞约5.45亿欧元现金的并购,创行业新高。原料对诊断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影响重大,目前海外巨头依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国产替代和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我们期待国内上游企业逐步打造完整的技术平台、完善品类、打破国外巨头的市场垄断格局。此外,业内部分上游企业也开始积极布局设备和检测试剂,有望重塑产业链格局。?
高端生命科学设备领域得到资本市场有力支撑
高端生命科学设备领域,尤其是测序设备和自动化应用方向上,在华大智造科创板过会的标杆效应下,行业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国际上,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国内市场,齐碳科技、安序源、今是科技、真迈生物等也相继在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围绕一些具体应用场景上,比如CAR-T、DNA读写存、实验室设备和集成,已经开始出现全链条化的国产替代趋势,相信未来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高端设备领域将会有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
单细胞、单分子层面创新技术成为市场爆款
在未满足科研与临床需求的推动下,单细胞、单分子层面的技术、组学与操控成为了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爆款,年内包括新格元生物、万乘基因、寻因生物、墨卓生物、彩科生物等企业崭露头角,纷纷完成融资,在上游创新生命科学设备的热度下,将持续成为2022年的热点。
格局:后疫情时代行业进入整合期文章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smkxyq.cn/zonghexinwen/2022/012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