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2)

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 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重构 以资源共享、学科互融、开放高效为目标,打破原有的课程、专业界限,是以生命科学为纽带,按照生命科学的

(三) 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重构

以资源共享、学科互融、开放高效为目标,打破原有的课程、专业界限,是以生命科学为纽带,按照生命科学的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为主线,与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重组实验室资源,优化实验教学项目,构建了“基础实验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和“开放实验平台”(图1),服务全校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学科专业建设和非生命科学类专业生命科学知识的通识教育。

(1) 基础实验平台

图1 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平台组成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办学基础和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基础实验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我校生命科学类专业和非生命科学类专业搭建学科基础平台,下设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普通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遗传实验室和免疫学实验室,实验室主要开设生物大分子提取及检测、微生物分离鉴定、细胞形态观察、基因克隆及遗传转化、细胞培养及遗传发育和抗原抗体反应等基础实验项目,目的是为了夯实学生生命科学的基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

(2) 公共技术平台

“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主要着眼于我校办学特色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以服务我校动物生产类专业集群和食品加工类专业集群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为主要目标,搭建生物技术类和发酵工程类2个公共技术平台,形成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分离工程、生物诊断等7个功能实验室,承担综合性、命题型、设计性实验教学,如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抗原抗体的制备分离和纯化、疫苗生产实验、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抗菌肽微生态制剂制备、酒类发酵等。 公共技术平台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围绕专业类群,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突出专业差异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3) 开放实验平台

“开放实验平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突出创新创业能力,打造学生平台,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训练[8]。该平台承担学生毕业设计、生命科学竞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等,增加设计型、创造型、开发型与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双创能力。允许学生自己选做实验,突出原始创新性实验,使实验内容体现出现代特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允许学生自己选做实验,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 基于信息化的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管理架构

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是我校构建高等教育资源的交互共享系统的一个结构[9],然而,平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阻碍了资源的共享。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平台的最大使用效益,实现信息交互协调发展与平台良好运行,为教学及科研的发展储备资源和力量,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根据教学平台下设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实验项目众多,实验周期长,常用仪器使用密集等特点,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的管理架构,即“四层次”和“四模块”的管理架构。信息化技术的支撑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实验教学平台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一) “中心-实验员-教师-学生”四层次的管理模式

实验平台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繁多复杂,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将平台实验室所有的实验项目、实验设备、试剂耗材、相关教师以及参与开放项目的学生等信息录入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实现信息的收集,对日常的数据以及人员等信息做出全面的记录,进而对管理人员、参与实验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高效的管理[10-11]。重要的是这些数据信息分成不同的层次,由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教师辅助,学生参与的“中心-实验员-教师-学生”四层次管理模式。实验中心定期巡查平台下设的实验室,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努力建设安全稳定的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教学平台系统由中心管理员、专职实验员、实验教师和学生四个层次构成,各个层次人员具备不同的权利[12]。学校的学生,可以浏览的中心网站的课程信息、实验项目信息、注册个人账户、申请参与开放课题以及在线留言;对于实验教师,在系统填写本学期实验课程相关数据,可以在线申请购买试剂,预约实验仪器,制定课前需要准备的仪器设备以及试剂药品;专职实验员,对教师和学生的申请信息做出管理,对于教师的申购和实验安排给予及时的处理,监控仪器设备的在线状况,整理仪器设备的资料档案,出现问题及时联系厂家维修;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员,可以在管理系统中查询、修改用户信息,发布平台的公告,回复平台留言。打破专业建制的实验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交叉学科及专业群的协同创新工作提供了平台,兼顾学科基础,又实现统筹管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smkxyq.cn/qikandaodu/2021/0720/594.html



上一篇:科学技术与生命科学的回顾与发展
下一篇:科学仪器专业交流平台聚焦尖端创造第十九届中

生命科学仪器投稿 | 生命科学仪器编辑部| 生命科学仪器版面费 | 生命科学仪器论文发表 | 生命科学仪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生命科学仪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